关于发挥异地商会作用 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的提案办理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1302184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博市投资促进局
答复时间: 2023-05-0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尊敬的蔡心记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异地商会作用,助力城市经济发展》提案中有关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的提案中提出了强化商会招商保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等建议。我们认为,您的建议符合当前招商引资工作要提高专业化、市场化水平的趋势,对下一步改进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围绕您的提案建议,局党组和相关业务科室进行了认真讨论,并研究了下一步工作措施。

近年来,我市对招商引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坚持项目为王、服务为魂、实干为先,推动引资规模跃上新台阶,项目质量实现新提升,整体工作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全市到位省外资金620.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08.9%,同比增长8.3%,其中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84.1%,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98个,同比增长17.4%,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17.1%,其中“四强”产业项目占比66.8%,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商会发挥了积极作用。市投资促进局与北京市淄博企业商会、上海市淄博商会、深圳市淄博商会、成都市淄博商会、淄博市泉州商会、淄博市温州商会等异地商会和市内商会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依托商会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泉州等城市举办“双招双引”推介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体来看,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与异地商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合作深度和合作方式上还有不足,没能完全发挥广大商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资源优势和积极主动性。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的打算是:

一是深挖商会资源,探索多种合作方式。加强与工商联联络,充分利用各类商会在专业人才多、信息来源广、产业情况熟等方面的优势,激发广大商会会员参与“双招双引”的热情,锁定目标区域和目标产业,实现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乡情招引。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吸取商会的建言建策。在制定招商引资规划、策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时,注重征求各商会意见建议,利用商会“两地熟”的优势,研究出台更精准的招商引资策略。

三是探索建立与商会的交流共享机制。如适时召开座谈会,与商会共享招商线索、投资信息、产业政策,使广大商会及时了解我市招商引资情况,积极参与项目洽谈、招引对接等工作,促进商会与外来投资者“双赢”。

四是为商会会员投资项目或介绍线索提供更优质服务。近年来,市投资促进局从线索、洽谈、签约、落地等各个环节加强保障,积极构建项目服务全生命周期链条。下一步,市投资促进局对各商会会员直接投资项目或提供的项目线索,将提供更优质服务,指导各区县、功能区重点对接,保障项目尽快落地。

五是落实好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政策。市投资促进局将认真履行重大产业内资项目引荐人奖励政策及实施细则,调动广大社会团队和个人的招商积极性、主动性,努力为我市招商引资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总之,我们将积极搭建我市与广大商会和企业家在“双招双引”领域的沟通桥梁,不断加强与商会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宣传我市产业优势,扩大项目线索来源,提高招商效率,将商会打造为我市优质招商平台。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和帮助,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淄博市投资促进局

建议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把接待外地市招商活动或赴外地招商活动的工作移交或直接安排给当地商会。充分发挥异地商会的人脉、资金、信息等优势资源,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把商会招商纳入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建立“政府支持、商会主导、企业参与”的商会招商模式,搭建招商引资工作新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强化商会招商保障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异地商会作为我市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发展平台,通过信息共享使异地商会充分了解和掌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规划、招商项目和优惠政策等,实现资源优化共享,便于招商项目的有效对接,做到精准招商。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异地商会座谈会,及时共享信息、分析动态、商讨方案,在制定全市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方面充分听取异地商会意见建议,实现对异地商会招商引资工作调度管理常态化。 三是建立重大项目服务机制。加强对商会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着重做好商会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的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异地商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服务机制,对在谈和签约的重大招商项目,落实专人做好深度对接跟踪,确保服务到位。 四是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大张旗鼓地奖励招商引资工作贡献突出的会员企业和个人,充分调动异地商会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是制定招商后续服务机制。实现商会招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安商比招商更重要”的工作理念,科学、慎重决定招商承诺事项,做到言出必践,以安商促进商会招商的人脉资源优势得到持续积累,形成良好口碑,实现良性互动,产生“一凤来栖、群凤相随”的“群飞”效应,推进商会招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商会建设力度,促进商会发展壮大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促进商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围绕我市新发展战略,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把培育扶持商会组织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出台具体的扶持措施和政策,全力推动工商联所属商会的改革和发展。从商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商会企业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重大问题,最大限度地加以协调解决,为推进商会企业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一方面,建议将市级异地商会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着力从人、财、物方面保障异地商会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按照“放管服”的要求,研究制定将部分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的具体办法。 三是提高政治待遇,尤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市外成功人士,汇聚起扩大我市对外开放、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更大突破的强大合力。 三、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展商会作用空间 因地制宜施策,充分调动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质,制定不同区域招商引资策略,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异地商会的突出优势和作用,做好产业集群规划,更好融入淄博四新产业发展中,可在承接产业转移、关联产业对接等方面发挥不同商会特色作用。 倡导抱团发展,规划返乡园区。以异地商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平台,实现“抱团返乡发展,投资淄博建设”的新格局,探索开展园区异地商会创业示范基地规划布局,在要素供给、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上给予重点倾斜,打造独具特色的异地商会返乡创业兴业园区。 结合产业布局,精准收集信息。发挥异地商会“两地熟”的独特优势,锁定特定区域、特定产业,建立招商“根据地”,开展深度招商、定向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